凯发国际首页:近三年幼儿园人数差距断崖:22年4628万23年4093万24年没想到
发布时间:2025-04-13 02:00:08
众所周知,我国结婚率和出生率日渐减少,已对多种行业进行了严重的冲击,母婴店大量倒闭、房地产日渐消弭、婚庆公司也不景气等,当然幼儿园也难逃“魔爪”。
根据数据显示,我国2022年幼儿园人数有4627.55万,到了2023年呈断崖式下跌,跌了500多万人次,剩下4092.98万人。
2022-2023年幼儿园人数下滑如此严重,那么到了2024年幼儿园里还有多少人呢?
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2年在园人数4627.55万,人数比前一年减少178万。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海南省的人口规模。北京朝阳区某民办幼儿园园长回忆:往年9月开学能招满200人,那年只来了160人,空教室改成了教师办公室。
如果说2022年只是开始,2023年的暴跌更让人心惊——一年减少534.57万在园儿童。这相当于每天有1.46万个幼儿园座位空置。山东济南某幼儿园为维持运营,不得不把部分教室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,白天教孩子,晚上教广场舞成为奇观。
信息来源:2024-11-01 11:23:00 中国青年报【两年减少2万所幼儿园 探索托幼一体新模式】
幼儿园在园人数对应的是3-6年前的新生儿数量。2016年“全面二孩”政策曾带来一波生育小高峰(2017年新生儿1723万),但此后出生人口连年下降。
2020年新生儿跌至1200万,2022年首次跌破千万(956万),2023年进一步降至902万。
这种“生育断崖”直接导致幼儿园生源减少。例如,2022年在园幼儿减少的177万人对应2017-2019年出生人口下滑,2023年减少的534.57万则对应2018-2020年出生人口锐减。
从孕期到孩子大学毕业,中国家庭平均养育成本达68万元,占人均GDP的6.3倍,全球最高。而且现在女性因生育导致的职场歧视、晋升受阻等问题,迫使许多家庭放弃二胎甚至一胎。
在2020-2022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加剧了生育和入园意愿下滑:疫情期间经济不确定性导致部分家庭推迟生育计划。2020-2021年出生的孩子中,因疫情约15%选择居家早教而非入园。
此外,现在的家长对教育质量要求提高,部分家庭转向小班制或个性化早教机构,会进一步分流了传统幼儿园生源。
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城市生活,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,从而导致农村幼儿园生源枯竭,大量乡镇幼儿园关停。例如,2022年农村地区幼儿园数量减少超5000所。
尽管一线城市优质幼儿园仍存在“学位竞争”,但整体生源减少迫使机构降价促销(如北京部分幼儿园学费降至千元以下)。
生育支持措施(如二孩补贴、普惠托育)虽已推出,但覆盖面有限且效果滞后。例如,深圳三孩家庭累计补贴仅3.75万元,难以抵消高昂育儿成本。
而且90后、00后更注重个人发展与生活质量,也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,生育意愿显著低于上一代。调查显示,超50%女性希望“事业与家庭兼顾”,而非传统“以孩子为中心”。
2021年全国幼儿园29.48万所,2022年减少5610所,2023年再减1.48万所,两年合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计减少2.04万所。 2023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减少17.05万人,幼师转行或向养老护理领域转型。
国家统计局最新公报显示,2024年幼儿园在园人数仅剩3584万。这意味着:幼儿园数量两年关停2.3万所,平均每小时就有1.3家幼儿园消失。
信息来源:国家统计局《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2025-02-28
幼师行业遭遇就业寒冬,某幼师学校毕业生说:班里30人,只有6个找到对口工作。
幼儿园关停潮正向上演,三年前要给孩子报名幼儿园,家长可能凌晨三点搬小板凳排队,现在确是幼儿园老师拿着传单在小区门口发鸡蛋求报名。
这种变化背后,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:2024年小学新生比2023年减少187万,相当于每天消失5120个小学生。河南某县教育局工作人员透露:去年合并了8所乡村小学,教师转岗去教成人夜校。
人口红利消失倒计时,按此趋势推算,到2040年:劳动力人口(16-59岁)将减少1亿。养老金缺口可能突破10万亿,房地产、母婴等40余个行业面临重构。
东北某县城幼儿园免费入园都没人来,深圳学位却还要摇号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,正在加剧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马太效应。
国务院2024年10月明确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,各地已陆续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。
例如:深圳对三孩家庭累计补贴3.75万元,济南二孩家庭每月可领600元至孩子3岁,杭州二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% 。财政部2025年两会期间透露,正在制定全国性育儿补贴操作方案,预计覆盖更多群体。
国家加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力度,多子女家庭可享受更高额度抵扣,托育机构享受税费减免政策,用水用电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。
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地级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,鼓励社区嵌入式托育、企业办托、家庭托育点等多元模式,支持幼儿园开设2-3岁托班,推动“托幼一体化”。
并且将分娩镇痛、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凯发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网址医保报销,加强生殖健康服务,建立不孕不育防治网络。
强制保障产假、陪产假、育儿假落实,部分地区试点“育儿假延长至1年”, 推广弹性工作制,允许居家办公、错峰上下班。
国家禁止企业因生育辞退女性员工,探索“妈妈岗”专项补贴,国企试点“带娃上班日”,机关事业单位带头示范。
多子女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,购房可享更低首付和利率,上海、广州试点多孩家庭额外增加购房指标。
推进多孩子女同校就读,解决接送难题,扩大学区房改革,弱化学区房与教育资源的强绑定。
站在2024年回望,幼儿园人数的三连跌不仅是数字游戏:曾经挤破头的学区房开始降价,儿童游乐场悄然增加老年健身器材,奶粉企业转型做中老年营养品。
这提醒我们:当幼儿园开始消失时,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转型已经势不可挡。但危机中孕育着转机——日本通过机器人解决养老护理难题,德国用移民政策填补劳动力缺口,这些都给中国提供了启示。
人口问题没有特效药,但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所言:与其焦虑人口红利消失,不如创造人才红利。
这场由幼儿园空座位引发的变革,终将推动中国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。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,既是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——毕竟,关乎每个人的未来,从来都不是旁观者的游戏。
生活压力这么大年轻人结婚都害怕,生孩子负担不起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大负担,再加上AI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人们生育欲望更低了。谁不担心人以后难就业,生孩子干什么?!